情绪调控有“开关” 不当行为可避免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受疫情影响,不同的人群产生了不同的困惑和心理问题,一些人在精神压力下表现出“不当”行为,有时甚至过激。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专家、黑龙江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孙淑范在做客新华访谈时,剖析了疫情期间这些“不当”行为的心理学成因,并就提升情绪调控水平和沟通能力给出建议。
精彩观点
1
新华网

疫情期间,一些人在与他人交往或者接触中,出现‘不当’行为,引起了人际关系的紧张甚至冲突,请问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是如何定义的?

疫情期间,一些人在与他人交往或者接触中,出现‘不当’行为,引起了人际关系的紧张甚至冲突,请问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是如何定义的?
2
孙淑范

在心理学上,这种行为被称作‘异质行为’,也就是不同于常人的心理特质或者行为。

在心理学上,这种行为被称作‘异质行为’,也就是不同于常人的心理特质或者行为。
在心理学上,这种行为被称作“异质行为”,也就是不同于常人的心理特质或者行为。究其原因,当事人均存在某种性格缺陷或沟通交流能力较弱等问题。
疫情期间,不论在公共隔离区,还是居家隔离期间,都要进行自我情绪控制和调节,给予他人应有的尊重,自觉服从防疫管理的统一要求。
1
新华网

在您看来,为何疫情期间这种行为出现频率较高呢?

在您看来,为何疫情期间这种行为出现频率较高呢?
2
孙淑范

人格特质问题、自我认知问题、沟通交流问题。

人格特质问题、自我认知问题、沟通交流问题。
产生“不当”言行的心理学成因主要有三个:
一、人格特质问题。人格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持久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的特征。人格由成长环境铸就,一旦定型很难改变,所以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形成至关重要,父母的言行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极其深远。“不当”行为多在偏执人格、人群中常见。他们往往表现为多疑、敏感,怀疑别人不怀好意,自视过高、固执己见、缺乏自知之明、嫉妒心十足。在家不能与家人和睦相处,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融洽共处。
二、自我认知问题。自我认知是对自己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恰当地自我认知,实事求是地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如果个体过高地估计评价自己,就会骄傲自大,这类人说话多以“我”开头,如:“我必须出去瞧一瞧”,“我必须锻炼身体”等。
三、沟通交流问题。个体情绪和心理状态极大影响着沟通交流的效果,开口说话前我们必须明白自己在什么环境下与谁说话。这个问题拎不清,就会出现未在一定场合下做合适的事情、说合适的话的问题。
1
新华网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不当’行为,如何有效进行自我情绪控制和调节?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不当’行为,如何有效进行自我情绪控制和调节?
2
孙淑范

倾听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还可以更好地判断出对方的核心观点,让自己说话时有的放矢。

倾听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还可以更好地判断出对方的核心观点,让自己说话时有的放矢。
当前,不少人特别关心这样几个问题:疫情何时结束?何时才能恢复正常生活、工作?家庭经济问题怎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使部分人产生了焦虑不安情绪,并由此引发了令人后悔不迭的“不当”行为。那么如何认识并驾驭自己的情绪?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首先,与他人交流时要提醒自己克制不良情绪,学会“好好说话”。俗话说,不会说话的人抢着说,会说话的人想着说;不会说话的人嚷着说,会说话的人小声说;不会说话的人贬低说,会说话的人捧着说;不会说话的人照直说,会说话的人含蓄说;不会说话的人杠着说,会说话的人商量着说;不会说话的人自己先说,会说话的人让人家先说。
同时避免争论。天下只有一种在争论中获胜的方式,就是避免争论。争论的结果往往是表面赢家、实际输家。所以,要避免争论。
第二、要学会倾听。倾听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还可以更好地判断出对方的核心观点,让自己说话时有的放矢。
第三、赞美和幽默。“赞扬,像黄金和钻石,因稀少而有价值”“幽默是生活波涛中的救生圈”,用风趣幽默的方式表达严肃的话题,比直接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