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农业“芯片”问题,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孙占峰在受访时表示,要从加强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力度、完善大豆种子商业化生产等方面多措并举,推动黑龙江省大豆良种化、打赢种业翻身仗。
精彩观点
在种子保护和利用方面,您认为当前亟待破解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如何将高端育种技术迅速和农业生产相结合,并使之转化成生产力,是当前种业的头等要务。
研究表明品种在影响产量的贡献度上可达40%,如何将高端育种技术迅速和农业生产相结合,使之转化成生产力,是我们现在亟需面对和破解的问题。
为‘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您认为从哪些方面发力才能事半功倍?
要加强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力度,建设收集、保护、鉴定、利用和创新体系以及长期保存机制。
黑龙江省是全国优质大豆的主产区,也是重要的大豆生产和供给基地。为“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我建议,要加强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力度,依托高校建设特色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储备库,建设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利用和创新体系,建立种质资源超长期或长期保存机制。
此外,还要加强培养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和创新人才,制定中长期安全保存的种质库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
在完善大豆种子商业化生产方面,您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要建立现代商业化育种体系、现代种子生产体系和现代种子服务体系。
在完善大豆种子商业化生产方面,我建议要建立现代商业化育种体系、现代种子生产体系和现代种子服务体系。推广“定向化育种、订单化种植、定制化加工”的模式,建立“高校—科研单位—企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商业化育种平台。
加强种业繁种基地建设与管理,保证种子总量充足安全。同时,依托科技园区,建立生产技术规程,开展大豆高产攻关、高产创建、新成果与技术展示,实现良种良法技术配套。
为了保证育种专家的多年辛劳‘颗粒归仓’,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您有哪些建议?
要严格管控种子市场流通,加强全流程监管。建立终端溯源机制,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和良种繁育基地的保护力度。
为了保证育种专家的多年辛劳“颗粒归仓”,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我建议,要严格管控种子市场流通,加强全流程监管。建立终端溯源机制,加强DNA指纹鉴定和品种分子身份证构建,使每个品种具有识别度高、唯一性强、精准有效的分子指证,为套牌品种鉴别发挥作用。
同时,对整个种子流通环节实行全流程抽检和管理,建立完善监管机制,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和良种繁育基地的保护力度,严打套牌、假冒、仿冒种子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