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哈尔滨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中华受黑龙江省教育厅邀请,于9月8日为全省中小学教师讲授题为《“经师”“人师”“大先生”——论教师的三重境界》的思政示范课。
李中华教授从职业维度出发,系统阐释了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经师”是基础,要求教师以扎实学识传授知识,在学科专业上深耕细作;“人师”是升华,强调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通过“一言一行皆教育”的示范作用,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先生”则是终极目标,要求教师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成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楷模。
授课中,李中华以防疫先驱伍连德为例,生动诠释三重境界的实践内涵:作为“经师”,伍连德在1910年用科学方法确认东北鼠疫飞沫传播途径,首创“伍氏口罩”,四个月扑灭致死率超90%的瘟疫;作为“人师”,创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任首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培养大批人才,倾尽家资支援抗战医疗;作为“大先生”,推动设立中央防疫处,收回海关检疫主权,奠定中国现代公共卫生体系基石。
李中华表示,思政课教师要以“大思政”格局培根铸魂,既要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更要成为“大先生”精神的践行者。愿全体教师能够以“经师”之专,穷究学问之奥,在深耕中筑牢民族复兴的智识根基;以“人师”之德,涵养精神之脉,在浸润中培育担当大任的栋梁;更以“大先生”之怀,立己达人、观照天下,让教育理想对接时代需求,在守正创新中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以教育之光,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在三尺讲台书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答卷。
活动尾声,哈尔滨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与中小学生共同唱响国歌,以歌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