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哈尔滨,空气中都“飘着”音符。在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尔滨新区分会场,有一群把生活过成艺术的普通人,他们或许没有专业背景,但那份对艺术的热爱,早已融入这座“音乐之城”。
清晨6时,松花江面还泛着晨雾,小号声已经穿透薄雾传来,观江国际小区居民鄂文正在练习《晨曲》,他是船口街道观江国际健身艺术团的“灵魂人物”,他发明的“数字乐谱教学法”让零基础的社区老人一周就能演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今年哈夏,他带领50多位平均年龄65岁的乐团成员,在船口街道专场演出中表演了舞蹈和合唱,节目都是自编自导的,其中在《夕阳红》《我们的中国梦》合唱中,鄂文还担任了指挥。
在松浦街道北岸启程社区,《春江花月夜》的旋律是小区每天的“晨响”。14年前,这里还只有几位民乐爱好者在空地上即兴演奏,如今已发展成一支50余人的民乐团。这些年,团队已经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演出无数场次,防洪纪念塔、中央大街……还学会了原创,民乐合奏《松浦情》和评剧《姐妹逛新区》等作品都十分接地气,非常受欢迎。今年是第几次参加哈夏演出,团长于丽娟已经记不清了。这次,她带领乐团特别创作了京歌《故乡哈尔滨》表演唱。
7月11日15时,松祥街道世纪花园社区活动室传来《红旗颂》的旋律。商焕文指挥时总爱踮脚尖,这位曾经的商业领域“老板”现在带着50多人的管乐团。商焕文说,“2016年团队刚组建时,他们连基本乐理都不熟悉,现在都能完整演奏交响乐作品了。”他从小就学习民乐,这项源于爱好的技能始终陪伴着他,没想到后来还能运用到乐团教学中,加上积累的管理经验,乐团被他带得井然有序。今年哈夏,他们在松祥街道专场演出中参与表演了14个节目,从独奏到合奏,一应俱全,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中享受着音乐带来的欢乐。
在松安街道活动室,56岁的律云正在教姐妹们走台步。这支从广场舞转型的模特队,在今年的哈夏新区分会场松安街道专场演出中,表演了《春暖花开》T台秀,她们自信、优雅的表演征服了观众,赢得掌声阵阵。这支社区舞蹈+模特艺术团成立于2019年,成员规模已从最初的40余人发展到100余人,主要由社区居民和广场舞爱好者组成。今年哈夏,除了模特队的走秀表演外,舞蹈队还在分会场的开幕式上表演了气势宏大的开场舞《祖国万岁》,以生动的舞姿表达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
在太阳岛街道活动室里,队长陈琳正带着她的“文艺军团”排练威风锣鼓《龙魂》。谁能想到,这支生龙活虎的鼓队,五分之三的队员都是病患。“咚咚”的鼓点声中,响彻着生命的倔强。今年哈夏,这些“生命鼓者”在分会场开幕式上的表演震撼了观众。表演中,他们的每一个鼓点都迸发着生命的张力。“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哈尔滨人骨子里流淌的这股子不服输的韧劲儿。” 陈琳说。
走在哈尔滨街头,艺术就像空气一样自然。从菜市场哼着《太阳岛上》的大妈,到公园里拉手风琴的大爷,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在演奏着生活的乐章。正如一位“社区艺术家”所言:“在哈尔滨,出门遛个弯儿,到处都能看到能歌善舞的,这就是咱老百姓的日常。”或许,这就是“音乐之城”最动人的底色——艺术,不仅是殿堂级的阳春白雪,更是市井巷陌里的烟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