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即高尿酸血症日。长期未控制的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导致痛风石形成、关节畸形及引发剧烈关节疼痛,还与肾脏损害、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并发症密切相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推出“双能量CT痛风石检测”技术,可对痛风石进行无痛、无创检测。
高尿酸血症是血液中尿酸浓度持续升高(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的病理状态,其无症状阶段可持续数年,需通过血检才能发现。痛风是高尿酸血症长期未得到控制导致的临床疾病,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临床表现有急性关节炎、局部红肿、发热,还包括剧烈的刀割、撕裂样疼痛反应等,因而被称为“疼痛之冠”。
据介绍,中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患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及慢性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家族中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病史者;关节突发红肿热痛(尤其是夜间发作)者;经常熬夜、极度疲劳者等,都是痛风发病的高风险人群。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监测尿酸,通过检测血尿酸水平,并结合症状、体征和病史进行综合判断,一般情况即可确诊。传统诊断方法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难以早期发现和准确评估痛风石。
痛风诊断的金标准是用偏振光显微镜从关节液中找到尿酸盐结晶,此项诊断操作需要进行关节穿刺。双能量CT痛风检查可实现快速多关节成像并检出体内尿酸盐结晶,为痛风石的诊断提供可靠方法,具有无创、定量、灵敏度高、可重复性高等特点,在临床快速诊断及疾病的鉴别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
专家表示,除了遗传基因、性别差异、年龄因素、基础疾病、口服药物等,最常见的痛风发病高风险因素是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预防痛风的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
1.食物多样,限制嘌呤:避免过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汤、贝类、部分海鲜、鲜榨果汁、果葡糖浆、牛、羊、猪肉等),鼓励食用低脂或无脂食品、深色蔬菜、植物性饮料。
2.足量饮水,戒烟限酒:嘌呤溶于水,在心、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建议每日饮水量在2000~3000mL,同时应限制烟酒摄入。
3.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定量或少食多餐,避免一餐中进食大量肉类。坚持每日进行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以上,并控制体重。
4.规律作息:避免久坐和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5.定期体检:高风险人群应每年检测血尿酸水平,痛风患者应定期检查血尿酸、肾功能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