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4月16日电(记者杨思琪、刘赫垚、赵国钰)“乘风破浪以建伟业,直挂云帆而兴冰城……”16日下午,蜿蜒的松花江畔,伴随高亢嘹亮的《开江赋》,这条冰城的母亲河迎来春日开江仪式,2025哈尔滨市开江民俗文化周正式启动。
随着气温升高,河流上的冰层逐渐融化,“沉睡”一个冬天的江面开始解冻,即为开江。哈尔滨开江时间通常在每年4月中旬前后,当冰块破裂、江水奔腾,形成壮观的开江景象。
“开江喽!”三声锣响一落,鱼把头高呼开江号子,渔船从水面驶来,传递着“捕头鱼、福满仓”的喜悦。开江祈福、启江颂赋、探江观潮、取江净手、出江捕鱼……身着民族服饰的演员们通过生动的表演,再现松花江开江习俗和文化传统。
哈尔滨开江文化可追溯至千年以前,延续渔猎传统,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多彩的民俗活动。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大型活动处负责人李凤说,开江祈福源于辽金时期的“祈江福”民俗,“探水文”是指渔夫探寻江水深浅等水文信息,“取开江水、祛尘净手”则展现了松花江水与两岸人民相伴相生,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美好生活的期盼。
“这味道太鲜了!”品尝了刚出锅的鱼汤,72岁的退休市民韩先生赞不绝口。他说,开江对于哈尔滨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仪式,得知今天要举办开江仪式,他特意和老伴来到现场,感受火热的氛围。
桦树皮画、鱼皮画、麦秸画是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现场,多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展示非遗技艺。在一幅精美的《非遗塑鲟鳇》作品上,鱼的造型活灵活现,寓意松花江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憧憬。
在鱼皮工艺品展示区域,利用鳊花、法罗、哲罗等不同种类的鱼皮制作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吸引不少人围观。黑龙江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石立新说,赫哲族人曾用鱼皮当作原材料制作衣物,如今现代工艺与赫哲族传统艺术结合的鱼皮画、鱼皮饰品等得到传承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松江盛景,两岸欢歌。哈尔滨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也为2025“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文化旅游时尚活动拉开序幕,旨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市民和游客充分感受“尔滨”的自然风光与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