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医大二院泌尿外科、核医学科及老年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通力协作,成功为一位86岁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实施基于18F-PSMA PET/CT显像精准筛选的放射性核素镭-223(223Ra)靶向治疗,标志着黑龙江省在前列腺癌精准核素治疗领域迈上新台阶。
患者今年86岁,一年前确诊前列腺癌伴全身多发骨转移,经过传统内分泌治疗后病情仍持续进展。入院时,患者骨痛明显,活动能力受限,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哈医大二院院长徐万海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针对患者高龄、多发骨转移等复杂情况,专家团队创新性地采用18F-PSMA PET/CT显像技术进行精准评估,经多学科专家充分论证后,最终确定实施223Ra靶向治疗方案。
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哈医大二院院长、泌尿外科专家徐万海教授带领多学科专家会诊。
“PSMA显像能更灵敏地发现前列腺癌转移灶,尤其是微小骨转移病灶。”哈医大二院核医学科主任李萍解释:“通过这项检查,我们精准锁定了患者全身的转移病灶分布,排除了其他脏器的转移,为223Ra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完善各项准备工作后,哈医大二院核医学科李萍主任团队严格把控药物剂量计算及辐射防护等关键环节,成功为患者实施了首剂223Ra注射治疗。李萍教授介绍,223Ra治疗类似于精准制导的“核导弹”,能选择性杀伤骨转移灶,同时最大程度保护正常组织。与传统治疗方式相比,这种精准核素治疗具有靶向性强、副作用小等优势。特别是对于高龄、多发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能显著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患者注射223Ra治疗。
目前,患者治疗反应良好,各项指标稳定,已返回老年医学科继续观察。多学科团队将持续监测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康复方案。
徐万海教授表示,18F-PSMA PET/CT显像联合223Ra靶向治疗技术的成功应用,代表了个体化精准医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新进展,开创了前列腺癌患者精准治疗的新模式。这一治疗技术的成功开展,得益于医院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和精准医疗理念的深入实践。未来,哈医大二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推进前列腺癌诊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推动多学科协作诊疗,为龙江百姓健康保驾护航。(田为 方若冰 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