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厚土 “热”浪淘金-新华网
2025 04/02 16:36:37
来源: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

“寒”地厚土 “热”浪淘金

字体: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以“营销破局”为战略核心,头扛起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一头动乡村全面振兴;一面见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一面勾勒特色农产品走俏市场的生动画卷……

  北安分公司通过创新模式、整合资源和拓展渠道,在黑土地上掀起了一场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营销革命”,让黑土地上的农产品从“优质不优价”的困境中突围,成为市场追捧的“硬通货”,把国家粮仓的厚重,化作老百姓舌尖上的温热。

  智控筑基 科技赋能全产业链升级

  当寒地的“冷”遇见科技的“热”,北安分公司正在改写农业经济的底层逻辑。从靠天吃饭到数据种田,从地窖腌菜到智能发酵,黑土地上的这场安全食品革命,让“冷资源”真正转化为“热资产”。

  “过去老师傅靠‘看色泽、闻味道’的经验,现在数据屏幕就是我们的‘电子舌头’。”车间主任姚立振指着中控大屏介绍,这套系统让酸菜品控合格率从92%提升至99.6%。

  2023年,亲民公司投入687万元引进德国全自动发酵系统,让酸菜工艺迎来科技蜕变。在恒温发酵车间,368个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控酸菜PH值和亚硝酸盐含量,使生产周期从45天精准缩短至38天。

  与此同时,龙绿公司的鲜食玉米生产线更上演着“冰雪速度”,玉米从采摘到冷冻仅需4小时,糖分流失率控制在0.3%以下。

  在有机产业的赛道上,北安分公司以“硬实力”筑牢发展根基,亲民有机食品深耕有机产业21年。59.45万亩有机认证基地与55.55万亩转化基地的规模化布局,构建起全国领先的绿色食品产业矩阵。亲民公司与龙绿公司投资1077万元打造的智能化生产线,让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全自动灌装系统精准控制生产流程,质量追溯系统实现“一物一码”全周期管理,从田间到餐桌的透明化保障让消费者吃得安心。

  智能化改造带来显著效益。有机酸菜日产能突破50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47%。“北国寒地”鲜食玉米上市三个月即卖出260万穗,复购率达35%。更关键的是,质量追溯系统生成的13位溯源编码,让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玉米从播种到包装的217道生产记录。

  产品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有机纯豆浆粉、黑加仑原浆等10款新品研发,既传承了寒地农产品的天然禀赋,又契合现代健康饮食潮流。当“认养一头有机猪”小程序让消费者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养殖过程,当57款产品进驻北大荒优选超市形成消费闭环,北安分公司用数字化手段重塑了传统农业的生产逻辑。

  此时的“北国寒地”品牌,6款产品入选“黑土优品”、60款产品获得“两品一标”认证,印证了全产业链质量管控体系的卓越成效。

  多元突围 立体营销激活市场动能

  隆冬时节,主播郭莹在“烟火北安 美食畅享”文化广场,搭起大锅、架起直播设备。室外-25℃度的严寒里,她呵着哈气,基情满满地展示着亲民有机酸菜的魅力,3小时的直播吸引21万网友围观,销量超过5000单。

  在北安分公司的营销版图里,这样的“温差营销”已成标配。2024年春节,亲民食品和北安市联合在哈尔滨中央大街搭建“移动冰屋超市”,-20℃的透明冰柜中,有机酸菜与冻梨、冰糕组成“寒地三宝”这种“冻着买、鲜着吃”的场景化营销,让产品日均销售额突破8万元。

  线上,一场场“原产地直播”揭开工厂幕布,基地负责人化身主播讲述黑土故事,单场销售额破百万的纪录不断刷新。当亲民直播间里飘起酸菜炖粉条的香气,25位直播达人用乡音传递产品温度,农产品营销不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情感共鸣的价值传递。“北国寒地”直播间把流量玩出新花样,东北大花、热乎炕头、报纸糊墙壁……复古场景引发70后、80后集体怀旧,单场直播吸引50万用户,不断上演着“流量变销量”的魔法。

  线下,商超渠道开发覆盖全国4920家门店,比优特、永辉等连锁品牌的货架上,“北国寒地”鲜食玉米与有机酸菜占据C位。夏季社区展销会上,消费者现场品鉴有机酸菜炖大骨和香甜玉米的醇香,食品安全科普与产品体验深度融合。精准的节庆营销策略更显魅力,新年的健康有机礼包、端午节的粽子礼盒、中秋的寒地月饼套装……传统节令被赋予健康内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开发“国科优选”等定制客户,北安分公司将有机面粉单笔订单推至千万元量级,开创了大宗团购新模式。与“大叔家有4条龙”等达人合作后,有机面粉周销量暴涨600%;特别开发的“寒地年猪”认养小程序,让消费者实时查看黑猪运动步数,260头猪尚未出栏便预售一空。2024年,快消品营收1.25亿元的亮眼数据背后,是传统渠道与新兴业态的共振效应。

  从冰天雪地到流量高地,北安分公司深耕农产品市场,当糯玉米成为网红测评对象,当酸菜缸搬进直播间,传统农产品的营销边界正在消融。这种将地域劣势转化为场景优势的破冰智慧,为寒地农业开辟出新蓝海。

  品牌双驱 营销战略释放文化势能

  品牌价值的跃升,源自文化基因的深度挖掘。“亲民食品”与“北国寒地”的双品牌战略,既彰显企业担当又传递地域特色。

  “‘北国寒地’品牌再次入选《中国农垦品牌名录》、亲民公司全麦粉和有机小麦粉两款产品入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的2024年度全国绿色食品标识使用典范名单、36款产品完成省第六批‘黑土优品’农业品牌标识申报……”分公司市场运营部总经理池仁辉充满信心地谈起。

  品牌影响力的突破性进展是更令人振奋的,“亲民食品”在亚洲国际有机产品博览会上被授予“品质力量奖”,四次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四年蝉联中国有机食品NO.1的殊荣,品牌价值达126.73亿元。  

  品牌建设团队深挖寒地文化基因,红星农场制作的邮票纪念册,将有机白菜种植场景化作艺术符号。在《舌尖上的中国》镜头里,有机专属基地收获的画面,让观众看见“有机认证背后的印记”。创新“北国寒地”杯乡情故事大赛”,各单位16个作品脱颖而出,亲民有机食品公司《感谢北大荒将我养大》《借我的眼给我看世界》等故事,让北大荒品牌有了温度。

  在国际舞台,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以有机酸菜、面粉、糯玉米为代表的60多种“北国寒地”产品,成为讲好中国农业故事的生动载体。中俄商品展,格球山粘豆包、龙绿有机糯玉米、锦河有机大豆油等系列产品,赢得了采购商和消费者的喜爱。哈洽会上“黑土优品”展区内,8大品类特色产品吸引多国客商的青睐。

  从产品输出到文化输出,北安分公司用品牌IP纵身一跃。当有机成为文化符号,当农产品盛满乡愁记忆,“北国寒地”早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黑土地的情感图腾。这种将地域文化注入品牌基因的“热发酵”,正在释放比经济效益更持久的生命力。

  站在新的起点,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正以“北国寒地”为舟,驶向更广阔的健康农产品市场。当有机酸菜走进全国各地社区商超、当甜糯玉米成为都市白领的用餐标配,这片曾经“棒打狍子瓢舀鱼”的荒原,已然蜕变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创新高地。未来,随着垦地合作打造的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市落地生根,北安分公司将继续以品质为锚、以文化为帆,在守护国家粮食安全与推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书写更加美好的黑土传奇。(岳文)

【纠错】 【责任编辑:董云竹 郭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