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乌苏里江畔,广袤的黑土地从沉睡中苏醒,处处涌动着生机与希望。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九分公司的良田上,新农人辛勤劳作的身影,勾勒出一幅幅全新的农业生产图景。
种植户李树军查看起盘机硬盘。安彬 摄
走进第一管理区智能化育秧大棚,种植户李树军望着眼前平整的大棚和先进的机械,黝黑的脸上满是笑意。“这台起盘机可用于棚内硬盘起盘作业,可以实现自动起盘、自动装筐、移动秧筐作业,起盘作业仅需一人操作,每天可节约人工成本800元-1200元。”李树军向笔者盘算着节本增效的经济账。
别看李树军今年54岁了,在带头示范应用科技这方面他一直追赶“潮流”。今年,分公司又在他的水稻大棚里示范了水稻全程智能化育秧新机械,这让李树军兴奋不已。
老李深知,“新农人”不仅要懂机械,更要懂科技。“在我的大棚里还示范了压床机、电动平床机、电动水稻摆盘机、苗床施肥植保机,这些机械在解决人工、提高标准和效率上起到很大作用。”李树军抚摸着新机械,满脸自豪地说。
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农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各式各样的新农具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对于这些新技术、新装备,李树军充满信心:“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我们‘新农人’就要敢于尝试,把新技术应用到生产中,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在广袤的田野间、试验田里,科技工作者和“新农人”们辛勤耕耘、播撒智慧和汗水,为新一年的丰收吹来科技新风、赋予鲜活生机,让乡村振兴在一个又一个春耕图景中绽放一路繁花。(安彬 冯富远)
【纠错】 【责任编辑:郭梁越 董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