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科学调度!亚冬会交通调度实现零差错、零延误-新华网
2025 02/15 20:37:50
来源:哈尔滨日报

科技支撑、科学调度!亚冬会交通调度实现零差错、零延误

字体:

   2月14日晚,万众瞩目的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正式落下帷幕。从开幕式到闭幕式,8天的会期里,无数工作人员、志愿者和普通市民用自己的积极参与和付出,为本届亚冬会的“圆满”添上了各自浓重的一笔。其中,负责亚冬会开闭幕式期间交通运行组织保障工作的交通运行组更是依靠科技助力和科学调度,统筹调度了赛事侧与城市侧的交通组织,为大赛提供了安全、便捷、准时、顺畅的交通服务。

  科技助力

  “时间精算师”按秒指挥完成开闭幕式交通组织零差错

  2月7日凌晨5时,亚冬会开幕式倒计时15小时。

  晨曦初露,轻雪飘飞,灯火彻夜未眠的亚冬会交通安保分指挥部内,由交警和交通部门组成的指挥组正紧盯着安保指挥调度一体化平台大屏幕,对51条线路上的289台大巴车进行调度。这些车辆将负责参加开幕式的所有演职人员、观众、运动员与技术官员运送。精准调度这些车辆的,就是首次正式投用数字化交通安保智慧调度一体化平台,它可以实时监控每一台工作车辆的位置、行驶情况及驾驶人状态,并可将指挥中心指令直达街面上的每一台大巴、每一名民警。

  “我们的工作就像时间精算师,每辆车几时几分出发,何时到达哪个位置,如有超前或延后等情况,我们都要通过计算机精准计算作出秒级响应。”哈尔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政治处副主任佟利民表示。

  “每台运送车辆都必须按计划时刻表无缝衔接到达指定地点。进车、停车、下客、再进车,全程无等待、无滞留、无叠加,以此保证所有参与开幕式人员100%准点到达入场。”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高柏松说。

  远端统筹、一路一车、绿波保障;分时、分门、分区、分点精细规划……一系列举措让开闭幕式入场和散场都做到了团进团出、多线并行、错时抵离、互不干扰,实现了零差错的目标。

  用脚丈量

  28次修改形成赛会交通保障方案

  亚冬会开闭幕式筹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交通保障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哈尔滨市交通局的沙昊聪扛起了《开幕式交通运行保障方案》编制重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深入调研杭州亚运会、北京冬奥会等大型赛事经验,对接20余个客户群部门,梳理出5类人群、49条转运线路的差异化需求。5个月,28次方案修订,最终形成一套标准化操作流程。为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他带领团队开展全要素压力测试,确保“人人过关、环环相扣”。在开幕式全要素演练中,沙昊聪主动请缨任务最重的10号门。将开幕式交通运行当日运行计划等复杂信息简化为远端安检点转运清单、散场计划明细表等可视化图表,对40名管理人员开展“手把手”教学,确保指令传达“零时差”。2月7日开幕式当天,气温骤降,他顶着零下25℃严寒,连续9小时驻守户外,通过精准调度实现进场期7000人次错峰入场,集结点发车准点率达100%;散场期3000人30分钟内完成登车,亚布力赛区352人发车前15分钟全部抵达哈站;当最后一批车辆驶离时,他佩戴的红色帽子已结满冰霜,他因此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10号门“小红帽”。

  哈尔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于海涛是运输路线图的“绘图师”。从5个月前开始,他便穿梭在与会人员的各个驻地和赛场,用脚丈量每一条路线,分时段观察交通流量,精心绘制了从车辆出发点—人员驻地—远端统筹管理区—场馆的详细路线。通过反复测量、核算,他绘出了交通流线示意图和停车场示意图。从与会车辆可能遇到的交通节点到停车场标志牌的制作和安装,他事无巨细严格把关。开幕式当天雪花飘落,于海涛立即安排志愿者对到场人员进行中英文双语提醒。每一次散场,又组织人员对人流量的出口设置醒目引导标识,组织观众有序离场。

  科学调度

  保障城市侧出台政策为安全出行兜底

  亚冬会与冰雪旅游季叠加,赛会交通要安全、有序、顺畅,也要尽最大可能减少对正常的城市交通的影响。

  为保证亚冬会开闭幕式顺利进行,交警部门对相关区域进行了管控。为了将管控影响降到最低,交警部门除了对管控合围区域的单位、居民提前告知做出行引导之外,还联合消防救援、120急救等部门建立了《紧急救助热线绿色通道机制》。消防救援部门分别在大直街、中山路、红旗大街、南直路等路段设置4个待机点,配备29辆消防车;市急救中心(120)也在待机点位配置了15辆急救车,随时应对管控区域内居民的救援救治需求,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保障市民日常出行,交警部门联合高德、百度等企业,实时传递、推送全市道路通行信息,对大赛期间出行路线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引导调整。并利用可视化勤务管理系统和新视综平台,融合高德地图、交通局等外部大数据,在车流高峰时实现远端提前分流,减少交通压力。

  14日22时10分,随着最后一辆工作车驶离闭幕式会场,第九届亚冬会圆满结束。逆寒而战的交通运行组用自己的默默坚守胜利完成了亚冬会期间的城市交通组织工作,他们将自己融入了这座亚冬之城,用严谨和真诚实现了交通组织零差错、零延误的目标。(记者 孙莹)图片来自受采访单位

【纠错】 【责任编辑:才萌 董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