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为期4天的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冰上项目速度滑冰完美收官。赛场上,运动员们如离弦之箭,在速度滑冰14枚金牌的激烈角逐中,中国运动员凭借卓越实力,一举斩获11枚金牌,成绩斐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选派6名医护人员,携手黑龙江省第二医院、哈尔滨市急救中心和哈尔滨市南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33名医疗保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赛事的顺利进行筑牢了坚实的健康防线,赢得了各方的一致赞誉。
自接到亚冬会医疗保障任务的那一刻起,哈医大一院迅速响应,精心筹备。医院从众多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中,优中选优,组建了多个专业医疗团队。其中,5名医护人员派驻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速滑馆,全力守护赛事现场;1名副院长担任速滑馆医疗卫生经理,统筹协调各项医疗保障工作。
心血管内科二病房的白宇医生表示:“能够成为哈医大一院医疗保障团队的一员,我深感荣幸。为每一位运动员的健康保驾护航,不仅是医者的职责所在,更是我为国家争光的宝贵机会。”
赛前,速滑馆医疗团队进行了为期40天的高强度、全要素应急演练。演练涵盖应急响应、协同处置、心理抗压等多个关键环节,模拟了各种可能出现的应急医疗场景。通过密集实战演练,团队应急能力显著提升,成员配合更加默契,为赛事期间的医疗保障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场馆包保医院,黑龙江省第二医院全力调配各类医疗物资,确保医疗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医疗卫生副经理、黑龙江省第二医院副院长韩月介绍:“哈尔滨亚冬会期间,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通过紧密协作,显著提升了应急响应能力,优化了医疗保障的整体效率,为赛事顺利进行提供坚实支撑。”
在赛事筹备及举办期间,速滑馆医疗团队结合国际赛事标准,精心编制了《速滑馆医疗保障操作工作指南》及配套方案,为医疗团队提供了明确、精准的行动指引。医疗服务全面覆盖赛事的各类客户人群与场景,从运动员到工作人员,从日常保健到伤病救治,充分满足各方健康需求。同时,各类医疗应急预案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全部就位,全方位筑牢了赛事医疗安全防护网,提升了保障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2月7日,在赛前医疗会议上,各代表团队医齐聚一堂。神经外科六病房李莹医生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迅速与各国同行建立良好沟通,充分展示了中国医生的专业素养。印度队医不禁称赞:“李医生,您的汇报清晰流畅,令人印象深刻,感谢中国医生为我们提供专业又贴心的医疗服务。”
赛事期间,一名外籍运动员意外受伤,医疗团队即刻启动应急机制。凭借前期高强度演练与充分准备,团队展现出专业素养与默契配合。口腔科孙长生医生和心血管科白宇医生反应迅速,第一时间与省二院医护团队会合,全面细致评估伤情,并实施初步救治。与此同时,团队其他成员分工协作:泌尿外科李丹滨医生紧密对接转运环节,确保万无一失;护士刘宗尧高效完成信息上报,为后续救援提供重要支持。整个救援无缝衔接,伤者迅速安全转运至哈医大一院,接受进一步详细检查与专业治疗。医疗团队沟通顺畅、行动高效,圆满完成此次医疗保障任务,让伤者得到了及时、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疗卫生经理、哈医大一院口腔副院长施梅指出:“亚冬会不仅是体育盛会,更是展示中国医疗水平的重要窗口。我们以‘零疏漏’的标准守护每一位参与者的健康,为赛事的成功举办贡献坚实力量。”
哈医大一院以卓越的医疗水平、高度的责任感和兄弟单位高效协作,圆满完成了亚冬会速滑馆医疗保障任务,不仅为赛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医疗的专业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