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2月7日中午,一首脍炙人口的《乌苏里船歌》回荡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太阳岛宾馆宴会厅内外。
乌苏里江晨曲。新华网发 战志远 摄
40名身着中外民族服装的少年儿童,一同唱起这首黑龙江民歌,热烈欢迎出席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
你知道吗?这首传唱半个多世纪经久不衰的《乌苏里船歌》诞生地,就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道尽了东北边陲明珠饶河县的无限风光。让我们跟随歌声,走进饶河。
赫哲人在乌苏里江上捕鱼。新华网发 徐义 摄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饶河县地处三江平原核心地带,与俄罗斯隔乌苏里江相望,风景优美、江水奔腾、渔船点点,“守望太阳的民族”赫哲族世代在此居住。
2022年6月18日,在黑龙江饶河四排赫哲族风情园,赫哲族人尤雪松在表演。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在白山黑水、高山密林的三江流域的哺育下,赫哲族在长期渔猎生活中创造出“伊玛堪”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伊玛堪”是一部赫哲族的“英雄史诗”,根植于赫哲族朴素自然的人文环境,与赫哲族血脉相连,与广袤肥沃的黑土地相依相偎、生生不息。2010年,饶河县成立了“伊玛堪”传习所,由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葛玉霞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明新定期传授。如今,传习所已成为“伊玛堪”传播的重要阵地。
黑龙江饶河大顶子山森林公园风光。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白云飘过大顶子山,金色的阳光照船帆”,如今船歌中的大顶子山和乌苏里江,已成为G331国道线上“醉美”的风景。这里山峦叠翠,碧水长流。这里绿野飞波,田畴广袤。近年来,饶河县立足“一首歌、一个人、一条江、一座山、一边城”等要素资源,围绕赫哲文化、船歌文化、界江文化、古玉文化、红色文化、异域文化确定了“一点突破、一线拓展、西连东开、全域统筹”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总体思路,重点培育发展“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现代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研学”等新业态,成为黑龙江省内东部地区农文旅融合产业新范本。
2024年1月6日,身着赫哲族服饰的赫哲族群众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与游客互动。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传唱半个多世纪的《乌苏里船歌》经久不衰。现如今,黑龙江省饶河人民也撒下好客之网,“网罗”天南地北游客的心,让天南海北的游客感受到浓郁的赫哲民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