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冬会“冰科技”丨短道速滑项目里,有哪些国产科技加持?-新华网
2025 02/09 20:06:06
来源:新华网

亚冬会“冰科技”丨短道速滑项目里,有哪些国产科技加持?

字体:

  新华网哈尔滨2月9日电 在亚冬会的众多比赛项目中,短道速滑一直备受观众喜爱,其速度动如脱兔,充满了爆发力和运动之美,看起来格外刺激、过瘾,但是这样的运动如何精准地计圈、快速回放呢?裁判长又是依据什么判定运动员是否犯规?哈尔滨体育学院教授单保海携国产“冰科技”,为你解疑释惑。

  单保海告诉新华网,在亚冬会上,他们一共提供了两个自主研发的设备:一个是计圈设备,另一个是录像回放设备。计圈设备在短道速滑比赛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因为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滑行的圈数非常多,如果没有计圈设备的辅助,裁判员、教练员乃至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记圈的难度会非常大。有了计圈设备的辅助,他们就知道什么时候该采用什么样的战术,什么时候加速,什么时候超越,什么时候更好地分配自己的体能。

  “而且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滑行速度越来越快,优秀运动员可以达到每小时50公里,在这样高速滑行的情况下,裁判长很难在短时间内准确分辨出哪些运动员出现了犯规。基于这种情况,有了录像回放设备的辅助,他们就可以通过对所标记的点进行慢放,反复确认自己当时标记的点,为比赛的准确判罚提供助力。”单保海说。

  单保海进一步解释说,这两套系统不仅实用性强,对于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意义重大。“短道速滑一直是冬季项目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也是不少粉丝、观众喜欢看的项目,由于短道速滑项目参赛人员多,竞争特别激烈,运动员之间的身体接触在所难免,裁判长会认为他有犯规的动作,这两个设备在比赛过程中提供的信息非常重要。尤其录像回放设备,不仅可以为裁判长提供视频回放,同时也兼顾了体育展示向大屏幕投送,同时还有电视台进行判罚视频的回放,这在无形中保证了比赛的公平公正,为比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那么,是什么契机促使单保海团队研发了这样的设备?单保海回答说:“我们团队一直从事裁判工作,对短道速滑项目非常了解,深知国内和国际在赛事上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2010年的时候,我参加了上海的世界杯比赛,当时看到国际赛事中使用了录像回放设备,让我非常惊讶,当时就想国内要是有该多好,一问那套设备至少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后来又联系了国内一家知名企业,对方说‘你们要的100台,都不够我的研发成本’,想买的念头再次搁浅,这件事成了我的一个心病。”

  “2016年,国家短道速滑队找到我们,希望有一套能够录制运动员滑行轨迹进行数据分析的设备,问我们可否帮助开发,经过调研,我们觉得有可行性,就进行了相应视频开发的研究,当时成功地为国家队完成了这个课题,也为我们后续开发计圈和回放设备提供了积淀。2018年,我们的首套设备终于开发完成。2019年,这套设备正式投入使用,替换掉了我们在国内使用摄像机进行录制,再用电视机进行回播的复杂过程。自录像回放设备投入使用以后,国内的裁判长判罚再也不像以往靠直觉来判断,竞赛组织紧跟了国际赛事的步伐。”单保海说。

  单保海告诉新华网:“截至目前,这套设备在国内已经多次用于多个大型国际国内赛事,迄今已经迭代了三代,国际赛事官员都很惊讶,我们提供视频的清晰度以及各种功能都满足了竞赛的需求,这次为亚冬会提供相应的服务,我们更有底气,也更有信心。”

  谈及未来,单保海说:“现在,我们这个团队已经有了15项发明专利,我相信还会有更多。哈尔滨体育学院特别重视科技开发,为国家队服务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作为国内的体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开发一些属于咱们国内自有的设备,打破国外的垄断,虽然我们的起步很艰难,起点还很低,但是我们相信只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做得更好。”

  文字:颜秉光 黄博阳

  视频:才萌 杨立原

【纠错】 【责任编辑:董云竹 郭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