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2月8日电 第九届亚冬会已经盛大启幕,对于开(闭)幕式场馆的工作人员、现场观众的医疗保障有哪些安排?各项准备工作齐备了吗?医务工作者在现场提供了哪些医疗服务?新华网小才为你找到答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谭宏涛作为亚冬会开(闭)幕式场馆化运行中心医疗卫生组组长,两个半月前就驻扎在主场馆,与64名医务工作者坚守在医疗服务一线。
谭宏涛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的领导下,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市急救中心、哈尔滨市疾控中心共同组成医疗卫生组,(2024年)11月末入驻场馆,进入移入期(锁闭期),业务范围涵盖医疗保障、应急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等方面,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目前,为亚冬会开(闭)幕式场馆提供服务的医疗保障人员充足、设备齐全,整个场馆医疗卫生组共有64人,专业涵盖急诊急救、内科、外科、 公共卫生监督、疾病防控及卫生管理。在场馆内设立运动员医务室、观众医务室(2室)、4个医疗站,国内、国际贵宾医疗站,观众、演员医疗站,8个医疗点覆盖场馆坐席区,医疗卫生保障覆盖场馆全人群、全区域。还配备了急救相关的药品、运动员专用药品,能够充分满足急诊急救和基本医疗需求。
为了确保流程高效、顺畅,医疗卫生组制定了相关的工作制度、流程及突发医疗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培训12场次、演练8次,并与安保、交通、交管共同配合,定点医院设在哈医大一院,确保全流程高效运行。
据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保健局(中医药健康产业处)处长李希凯介绍,截至2月7日,这个医疗保障组共接待诊疗773人次,转诊12人次,消杀101人次,巡检40人次,健康监测24次。
由于亚冬会赛事密集,八方来宾众多,谭宏涛为来宾送上健康小贴士:要重视个人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症状请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重视个人卫生,使用流水洗手、免洗手消毒液和消毒湿巾;在场馆如需医疗服务,请及时联系各医疗点、站、室,他们将用敬业精神和专业技术为大家服务。
文字:颜秉光
视频:才 萌
新华社黑龙江分社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