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10月8日电(记者黄腾) 眼下,在我国产粮大省黑龙江,秋收生产正如火如荼。近年来,黑龙江各地不断挖掘后备耕地资源,利用良种、良技、良法不断提高盐碱地粮食生产能力,将荒野变良田,助力“中华大粮仓”丰产丰收。
“测产结果完全超过预期,预计收益不错。”望着地里正在作业的收割机,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种植户蒋凤学满脸喜悦。蒋凤学告诉记者,今年是他第一年承包盐碱地种植水稻,从育苗开始心里就“悬着”,前几天测产,平均亩产达400.13公斤,让他吃下了“定心丸”。
“多亏了专家的技术指导,不然肯定要‘抓瞎’。”蒋凤学说,种植过程中,他得到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的技术指导,不仅帮他选取了耐盐碱品种“龙稻202”,还教会了他配套栽培技术,“不仅产量不错,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提升了60%多,盐碱化程度得到改善”。
蒋凤学所种植的地块位于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的苏打盐碱地改良技术示范基地内,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大庆试验站博士卞景阳介绍,近年来,其所在团队经过创新和总结,形成了以耐盐碱品种筛选、土壤改良技术和优化栽培技术的集成模式,提高盐碱地粮食产能。
在黑龙江省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土壤pH值9.2的盐碱地块里,水稻平均亩产达到494.9公斤。种植户王成坤说:“盐碱地水稻亩产近千斤,这产量快接近一般地块了。”王成坤也是第一年承包盐碱地耕种,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专家指导下,在移栽前使用诱抗素提高秧苗抗性,提高保苗率,在整地过程中轻耕翻、重平耙,利用有机肥、酸性肥料和调理剂实现优化土壤结构、降低pH值。“原来这片地是荒地,啥也不长,现在真是荒野变了良田。”王成坤说。
在肇源县和安达市的盐碱稻区,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选育的耐盐碱水稻品种“龙稻124”在pH值9.1的盐碱地上,亩产达528.5公斤;“松粳60”“松粳83”在pH值8.7的盐碱地上,亩产分别为534.2公斤、530.1公斤;“龙粳1755”在pH值9.0左右的盐碱地上,实收亩产489.64 公斤……此外,硅菌协同提质增效技术,示范面积为100亩,在pH值9.1的盐碱地上,亩产420.35公斤,同比对照增产9.83%。
这些喜人的数字背后,是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坚持“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双向发力理念的生动实践。目前已审定推广21个耐盐碱水稻品种,水田平均亩产由原来的不到3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
“盐碱地产粮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得益于科研人员在长期的科研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筛选出来优异耐盐碱水稻品种以及行之有效的栽培技术和科技手段。”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主任、黑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卢淑雯研究员说。未来,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在培育寒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基础上,引进相关企业,集成“新品种选育+配套技术集成示范+种子产业化+推广应用+稻米加工”全产业链一条龙服务的开发模式,通过科企合作,为寒地耐盐碱水稻产业发展壮大和粮食产能提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使盐碱荒地变良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龙江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