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是科技强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黑龙江奋力推动农业机械化事业实现新突破。截至2022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7090.81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8%以上,稳居全国首位。
“金戈铁马”筑牢“压舱石”
农业机械化为粮食增产保驾护航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近年来,黑龙江省将高质量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抓手,千方百计强基础、挖潜力、保安全,为端牢“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提供有力支撑。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1552.6亿斤,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一是全面提升农机效能,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坚持农机装备升级和标准化作业双管齐下,推动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效能全面提升。全省10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保有量达到9.6万台,联合收获机20.3万台,水稻插秧机34.1万台。组织开展试验示范,梳理优化主要农作物农机种植标准化重点技术模式14种。累计有72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二是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深挖产能提升潜力。坚持农机农艺融合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集成组装玉米大豆密植栽培、水稻“抗逆优质品种+智能浸种催芽+大棚旱育稀植+钵育摆插+侧深施肥+生物防控病虫害+全程机械化+节水灌溉”等先进栽培技术模式,全面支撑粮食产能提升。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2020年以来,全省实施面积达到9000万亩次以上。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提质增效,2022年度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2%。三是发挥应急救灾主力军作用,保障粮食供应安全。推动农机成为应急主力军,建设精干应急队伍,全省农村建立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1290支,现有队员12520人,农用水泵2.2万台、履带式拖拉机1604台、履带式收获机1.3万台。提升应急作业质量,开展应急演练,促进机手熟练掌握技能要点。2023年8月,全省投入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826支,努力将台风带来的洪涝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农机“智”造点燃创新“引擎”
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当好“排头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黑龙江省以建设国家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为牵动,攻关核心技术、培育农机品牌、打造应用场景,加快推进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农机装备研发,赋能上游技术攻关。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全国农业大省,聚焦“大型大马力”,为农机装备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锚定智能农机发展航标,吸纳48名省内科研人员组建省农机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攻关液压翻转自动避障调幅犁等关键核心技术24项,电控气力式播种机、自走式鲜食玉米收获机、智能除草机器人等农机装备达到国家同类机具先进水平。二是服务农机装备企业,助力中游制造提质。举办“科技金融赋能 共促农机发展”科银企对接活动,加速智能除草机器人、鲜食玉米收获机等科研成果转化投产。组织智能农机推介活动,持续打响“黑龙江农机产品展示交易会”等品牌。开展企业指导服务,对重点农机企业和项目进行帮扶指导,助推项目落地、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推进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拓展下游应用领域。组织开展高端智能农机现场演示,推动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应用普及,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完善调度指挥平台功能,全省农机定位和作业监测终端达11.18万台,实现深松整地等8种农机作业监测。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场景,已启动16个智慧农场建设,实现云端作业任务部署等平台化管理的多机协同作业。
践行“为农初心”优化服务质效
切实提升农民农业生产“幸福指数”
黑龙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落实落靠农机惠农政策、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农机监管服务水平,用“辛苦指数”换来农民的“幸福指数”。一是聚焦农民需求,规范实施惠农政策。坚持发挥国家补贴政策的宏观引导作用,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力。2018年以来,全省农村累计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2亿元,受益农户47万户。累计投入深松整地资金15.955亿元、保护性耕作资金7.8亿元,助力黑土地保护。二是助力农业生产,推行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全程托管、代耕代种等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截至2022年底,全省农机服务组织达到2.66万个。以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为主线,破解“谁来种地”难题,目前全省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面积达到4358万亩。鼓励开展跨区作业服务,2018年以来累计发放跨区作业证20865张。三是做好服务保障,持续提升监管服务水平。认真深化“平安农机”创建,推行农机安全“网格化”管理,加快老旧机具报废更新进程,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建立农机质量投诉体系,全省设立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机构108个,持续打造“农机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品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全面增强农机手操作技能水平,2018年以来累计培训机手76.8万人次,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作者:黑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兆成 )